学院动态

新华文摘:从“合格新闻人”到“卓越新闻人”(孙德宏)

——以媒体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发布者:李晨萍发布时间:2023-10-08浏览次数:10

一、媒体融合奖作品的特点与启示

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从第28届中国新闻奖设立“媒体融合奖”以来,至第31届中国新闻奖,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媒体融合奖共194项。

在这近200件获奖作品中,按体裁分类,现场短视频有53件,移动直播有16件,创意互动有26件,短视频专题有20件,品牌栏目有16件,融合创新有51件,报道界面有12件;按题材分类,时政类新闻有81件,社会类新闻有70件,人物报道有36件,生态类新闻有7件;按单位分类:中央级媒体占46.9%,省级媒体占35.56%,市级媒体占17.01%,县级媒体占0.56%

从这些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在体裁方面,现场短视频类的新闻报道占比很大。所以,现场短视频类的新闻报道需要引起重视。在题材方面,时政类新闻占比最大。一说起时政新闻,大家可能会有一种误区,就是认为只有报道高级领导人的新闻才属于时政新闻。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其实,时政新闻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主要判断依据是新闻内容。这类新闻需具有当下中国社会政治比较前沿的内容。新闻报道是否具有较广泛的时政意义,是大报、大记者、大编辑的一种本事。这个本事主要体现在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上,而这个能力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是一样最为重要的。

综合分析看,上述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有很多共同点,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很值得关注:以叙事角度平民化的手法,最大程度地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第一,报道主体的平民化叙事。如,第3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一颗石榴籽 扎根红土地》,讲述的是普通经商人阿卜杜拉·吾拉西木的故事;第3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36小时,一切为了11名矿工兄弟!——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公司“11·19”火灾事故救援纪实》,讲述的是火灾事故救援中普通矿工的故事;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饭店村”的职业种田人》记述了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典型的成长履历;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1个人和27个人生死对话》讲述了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刚退役的刘荣基的故事……这些闪烁着生命光芒的普通人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第二,报道内容的平民化叙事。《一颗石榴籽 扎根红土地》通过情感表达的细节呈现了阿卜杜拉·吾拉西木的倾诉,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见证了阿卜杜拉如何“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的过程;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屹立在喀喇昆仑之巅》中,诸如“妈,别担心,我在这里挺好的!”“你们看,我有爸爸,我有爸爸!”“少几个脚趾不是大问题,只要保住脚就行,我还能继续巡逻执勤”等话语彰显边防官兵使命背后的担当,蕴含着极强的感染力。

第三,获奖作品的情感叙事。一是地理空间中运用“沉浸式”情感叙事。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海波四千米之上》用4段短视频、9360度全景视频和9个小环境展示视频,记录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前世今生,让用户成为“当事人”,获得沉浸式体验,在兴趣盎然中个体情感被充分调动;二是时间空间中拓展“情感想象”。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从7年前总书记与十八洞村村民的一张合影入手,用户通过点击照片中的人物,进入不同村民7年生活百年前的具体讲述,老照片所创设的故事、语境引起用户对于新时代回忆和情感想象;三是声音空间中搭建“情感框架”。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惊险!陕西警方现场抓捕制毒嫌烦查获冰毒107.52公斤原料88公斤》中,如警察的声音“站住”“蹲下”以及踹门声、逃跑与追逐的脚步声等,令受众如临其境,体验到现场的惊险。

这些获奖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平等、尊重,既尊重报道主体,也尊重接受主体。传播主体(记者、编辑)本人拥有这样的价值观。新闻中的主要人物,即便有较高的身份,也要把他“还原”成普通人,写出他作为“人”的共同性和普遍性。

为此,新媒体获奖作品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是要坚持“内容为王”,正确理解“技术为王”“流量为王”“算法为王”;二是要按新闻规律办事,在融合时代,“规律”并未过时,相反,要求更高更严;三是从“人”出发,报道要客观而感人——实现审美传播;四是充分利用技术可供性赋能新闻的“情感唤醒”。 

二、传统媒体获奖作品的特点与启示

从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来看,传统媒体(如报纸、通讯社)获奖多见于消息、通讯、评论、摄影等新闻体裁上。现就这几个方面做一个简要的讨论。

消息:20071123日,《工人日报》刊发了一篇记者王冬梅采写的题为《171名矿工遇难两周年祭日临近 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有人被追究刑责?》的消息,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报道的价值,它鲜明地表达了对生命安全的强烈关注,针对的是官僚主义……这篇报道短短600余字,却将当时的真实情况客观地报道出来,之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问题得到解决。

评论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时评是各类媒体的极其重视的报道体裁,甚至比传统媒体时代应用更广泛。198227日《福建日报》曾刊登了一篇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获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的前身)一等奖。这篇仅163个字的社论,分析入木三分、文字简洁有力、效果震撼人心……这篇传统媒体时代的评论对今天的新闻评论仍有很大的典范意义。

通讯1995517日,《工人日报》刊发了由我采写的新闻通讯《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后获第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来,这篇文章被选进了全国初高中、职业高中以及一些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材。我想,这篇报道之所以若干年来都能受到如此关注,说到底是因为它确认和弘扬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做一个正直、敬业、努力、奋斗的人是光荣的。或者说,它以新闻报道的方式比较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精神家园”的永恒追求——虽然新闻主体是在寻找时传祥,是在讲述一个劳模的故事,但其所表达的主题具有某种时代性和永恒性。所以,新闻作品不仅仅是要传递一个信息,更重要的是传递这个信息背后有着怎样的可能性。

再讲一个通讯作品。19841110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一篇作者为郭梅尼的通讯作品《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获全国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报道写的是一个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读到了硕士,却得了不治之症,在此期间她跟自己生死搏斗,努力向学,最后成才。上世纪80年代初,那是一片科学的春天,全国掀起学习知识的热潮,在那样一个热潮中,报道这样一个拼命学习并且成才的人物,从宣传的角度上讲意义重大极了。郭梅尼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生命故事,她的报道起点已经超越了一个青年通过努力而成才这样的励志故事,而是上升到具有更普遍意义的“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的高度……于是,这个人物已经变成了一个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精神符号——把这样一个新闻事实的价值上升到这样一个高度,可以想象一下,这个作品有着怎样的震撼。

新闻摄影2010130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拍摄了一张“春运母亲”的照片《孩子,妈妈带你回家》,感动了无数人。作品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照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背上背了一人多高的大包、左手提着行李袋、右手抱着孩子的母亲。生活的重担已然压弯了脊背,但她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们,不害怕,要坚强,要带着孩子回家……这张照片很震撼、很美,不仅美在照片所传递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能量,也传达了同样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新闻人的那种人文关怀的阐释立场。

其实,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热点,每个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也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芒。我们新闻人要有这样一种价值,每一个劳动者凭自己劳动的生活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具有这样阐释立场的报道就能够感动人,这样的报道就叫审美传播——感人而客观的新闻传播,必定是审美的。

再说一个摄影报道。202098日,《湖北日报》刊发了记者甘俊超的新闻摄影作品《一起看夕阳》,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天傍晚,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在护送患者做CT回病房的途中停下来,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黄昏日落。落日的余辉照耀在他们身上,光芒四射,热烈而美好,给人信心与希望。这便是人文关怀,这样的报道多么感人。

新闻标题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一般来讲,新闻标题常用的有眉题(引题、肩题)、正题(主题、母题)和副题(辅题、子题)等。根据历届中国新闻奖作品的标题,试举几例。

如,时政新闻《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明镜高悬 平民百姓赢了政府机关 ——醴陵市府扣押个体户王淑芹车辆吃官司,赔偿损失8万元》这个标题,不仅有眉题、正题和副题,还是多行标题,而主题“平民百姓赢了政府机关”是该作品的核心;再如,社会新闻《杨先生痛说给孩子诊病遭遇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的标题,只有眉题和主题,主题展示新闻主体;还有,社会新闻《交口县委大院竟挖出“升官符”——山西省委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严查》的标题,只有主题和副题……这些新闻标题都有惊奇感,极大地吸引了读者,最重要的是,标出来新闻的主要内容,新闻价值很大。 

三、新闻价值判断:融合时代新闻报道的大问题

前面,我们粗略地讨论了一些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获奖作品,并对它们的特点分别做了一些提示性的分析。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些是它们各自所独有的,有些是它们所共有的。我们多次强调,所谓“融合”不是谁取代谁,而是要充分借鉴、发挥各自的长处,融合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再深入研究一下:从上述这些优秀报道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些什么更重要的“共同”的东西?

这就是——无论新媒体、传统媒体,还是融媒体,优秀的新闻报道一定都是那些新闻价值大的报道,这样的报道都要求报道主体(记者、编辑、媒体)要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

我们还是以前面说到过的“时政新闻”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同样一则具有经济信息的新闻,有的记者把它报道成了一则社会新闻,有的记者把它报道成了一则财经新闻,还有的记者把它报道成一则时政新闻。这个区别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传播主体(记者、编辑)所拥有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的高下。

举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进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水区”。作为公有制企业的荣事达集团遇到了一件“新鲜事”:1997年初,一个民营企业要出资2000万元融资荣事达。这件事在企业和职工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认为,有资金注入,这是“招商引资”,是好事;也有人怀疑,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受到了动摇。这就成了政治问题。

这个新闻事件,很快被很多家媒体报道。有的媒体把它作为社会新闻来报道,认为民营企业想把钱放在国企中去,是一则社会新闻。有的媒体认为,这不仅是一则社会新闻,还是一则财经新闻,因为涉及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资金的走向等经济信息。还有的记者认为这个新闻的价值远不仅于此,他们看到这不仅是一则社会新闻或财经新闻,它更是一则时政新闻,因为它涉及到当时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国企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和可能。

综合分析,一家民企想融资国企,这件事肯定是新闻,但这则新闻更大的价值在于它因此所产生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无疑将关涉到下一步的改革。这个认识就来自于记者对这个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判断——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看,这则新闻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一个企业的新鲜事,其更大意义在于:股份制改革固然是资源配置的变化,更是改革主体(企业和职工)是否接受、如何接受的大问题。也正是因此,民企融资国企是“新闻”,企业干部职工的反应则是更大的“新闻”……于是,这个“社会新闻”“财经新闻”就成了价值极大的“时政新闻”。

有了这样的认识,这个报道就大不同了,因为它的新闻价值大不同了。

媒体深度融合,不是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也不是传统媒体简单地使用新媒体,这些都只是新闻“放”在怎样的媒介上的思维方式——媒介形式的进步并不能改变新闻传播的初衷,也不能改变新闻传播的根本规律——评价新闻传播的标准在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优劣的原因在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的大小在新闻事实本身,而能否看到这一点则取决于传播主体(记者、编辑)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 

四、如何从“合格新闻人”到“卓越新闻人”

上述讨论已经为我们讨论新闻人如何从“合格”到“卓越”提供了参考。

首先,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讨论。

一是从新闻传播实务的角度来看,要尊重并按新闻规律办事——一个合格的新闻传播人应具备这样一些基本职业价值和能力:第一,“新闻”首先得是个“事儿”,其本身就能构成“新闻”。这件事要具有惊奇感,令人不得不关注。第二,这件“事儿”要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要尽可能与“人”有关。第三,写作要“干净”“客观”“深刻”——真、短、快、新、活、深。我曾主编过一本书《中国新闻百年经典(消息卷)》,这是中国记协的一个国社科特别委托项目的子课题。我的感觉是,那些好的消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干净、客观、深刻,其内容甚至就是半部现代史,称之为百年经典当之无愧。第四,对标题来说,传统媒体的标题要厚题薄文,以事实做主题;新媒体的标题,往往只有一行,全都以新闻事实做题(这也说明“事儿”在新闻报道中是多么重要)。第五,让“版面”的每一个位置都重要起来。新闻界曾经有这样的共识,版面要好看。那怎么好看?让美工做。其实不尽然。事实上,报纸划版远不是个技术活,是“划”,不是“画”。它是新闻价值判断的具体落实。报纸划版有很大的学问,因为它首先体现的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水平,然后才是“好看”。

二是从新闻传播学理的角度来看,要努力实现新闻的审美传播——实现审美传播的新闻,就是“好新闻”。德国古典哲学的几位大家对“美”都有论述,康德说,美是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形式;谢林说,美是在有限中创造出无限;黑格尔更是指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人的终极理想,首先是理念,是价值判断;感性显现,就是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新闻都是个别的、感性的)。在这样的高度讨论“卓越新闻”和“卓越新闻人”问题,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好新闻一定是“美”的,卓越新闻人一定是“审美”的。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是关注“人”,审美关切就是人文关切,人文关切就是审美关切;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审美传播的新闻具有这样的基本品质:真实、客观、惊奇、感人。真实,指的是具体真实、逻辑真实和整体真实;客观,其核心是把事实与意见分开,让事实说话;审美快感是伴随着惊奇感而产生的,但“惊奇”与“猎奇”不同;感人,实现审美传播的新闻,必定是感人的。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成为“卓越新闻人”的路径问题。

一名卓越的新闻人,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新闻人,其次要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要有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职业追求。

合格的新闻传播人应具备哪些素质?前面讲了一些较具体的要求,我们不妨再概括一下。一是具有专业知识素养,即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对于理论新闻学、新闻实务、新闻史、媒介经营等,都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分工熟练掌握,这是专业知识素养。二是具有专业技能素养,即较熟练掌握传播主体必备的干活手艺。随着新媒体的普及运用,习惯于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应与时俱进,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的相关技能。三是科学的价值观、方法论素养,即符合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素养,这是作为一个新闻人更重要的能力。

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有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均有些参差不齐。二是因为采访不深入或表达能力不强而导致的新闻事实叙述缺乏基本的内在逻辑必然性。三是科学价值观、方法论的素养尤其短缺。从“合格”到“卓越”最重要标志之一,是新闻人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而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主体是否拥有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那么,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什么呢?

我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从“合格”到“卓越”的渡船。在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应该特别注重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这既是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传播必须追求真、善、美的学理依据,也是传播主体(记者、编辑)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阐释立场,更是一个新闻人从“合格”到“卓越”的重要标志——这一点,无论媒介形式、报道手段怎么飞速发展都是不能改变的。

我们党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人民立场。在新闻传播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上,要想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写人物、写成才,写的是“一个普通灵魂能走多远”;写劳模既要写光辉事迹,更要寻找和弘扬劳模身上的那种诚实、敬业、奋斗的精神品质。因为这些才是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的,才是具有更高、更普遍意义的“真、善、美”,也是我们的生命尊严与职业追求之所在,更是我们得以自豪和向往的精神家园。

必须看到,当我们的思想方法上升到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高度的时候,我们的新闻传播就与所有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追求站在同样的高度了,既具有同样的学理依据,也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只有这样去努力,我们的新闻报道就能够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就能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我们新闻传播人就可能“卓越”。

XML 地图